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访惠聚”工作
  4. 详情

塔城:乘风破浪创佳“辑”

日期:2020-11-05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周末发什么,你来定!

“新疆访惠聚”

地州市专辑!


今年,我区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
 

自治区“访惠聚”办公室已连续几年开展“小编走基层·地州市专辑”活动。小编在深入基层中练就强劲脚力,在洞察生活中练就敏锐眼力,在勤学深思中练就过硬脑力,在书写时代中练就不凡笔力。通过刊发专辑,集中展示各地州市“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典型经验、特色亮点、感人故事及取得的成效。本周为您推出的是——塔城地区专辑



垒石筑基固根本 凝心聚力创佳绩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田野,勤劳的人们趁着秋高气爽,采收着雪白的棉花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正酣睡在广袤的晒场沐浴午后阳光,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美景图。“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喜语,坚定了各族群众阔步奔小康的信念。



安集海辣椒喜获丰收(资料图)


塔城地区878支“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队、3694名工作队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和地委工作要求,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1+2+5”重点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筑牢堡垒 汇聚强大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塔城地区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策、固本之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力量支撑。


“我刚上任时,工作不熟悉,担心干不好,第一书记帮带我学习、工作,遇到难题一起商议解决,让我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积累了工作经验,我也打消了顾虑,现在底气也足了!”乌苏市西大沟镇塔克里更村党支部书记陆倩说。两年来,在乌苏市城市管理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朱永英帮带下,陆倩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第一书记帮带村党支部书记(资料图)


广大驻村(社区)干部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用热情和毅力办好一件件实事好事,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最大限度赢得民心、凝聚人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工作队员与5410名村(社区)干部结成“传帮带”对子,鼓励村(社区)干部挑大梁、唱主角,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本领。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各工作队结合塔城地区“逐村学促、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活动,按照扩大先进、整顿后进、提升中间的思路,积极推进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狠抓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培育打造党建示范点109个,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基层治理中,各工作队指导帮助村(社区)党组织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建立健全群众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实行“党建+网格”模式,形成党组织“一核引领”、各类力量“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目前,我们村主干道修好后,还没有正规的人行道,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村里能规划和硬化一下……”沙湾县安集海镇古道村“村民说事日”现场,村民代表郑永芳在反映群众诉求。




“村民说事日”现场(资料图)


民有所需,村有所为。村“两委”和工作队共同商议,联系协调5万多块花砖,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规划,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在600米的主干道两旁铺设了花砖,方便了群众出行,赢得了赞许。


沙湾县安集海镇古道村将每月10日、20日、30日确定为“村民说事日”,今年以来已解决群众困难诉求39件。“通过‘村民说事日’,畅通了群众参与村务渠道,提高了村民对村‘两委’的满意度,也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古道村党总支书记李伟说。


举旗定向,固本致远。一个个补短板、强弱项的措施,一项项固根基、管长远的部署,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基层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真情为民 提升幸福指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驻村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植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铮铮誓言和行动捍卫人民至上,与各族群众一道,共同描绘美好幸福画卷。


关键时刻显担当,风雨砥砺见精神。“我是党员,我先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驻村(社区)干部闻令而动,日夜奋战在一线,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当好各族群众“贴心人”,真情服务“最远一家人”。由驻村(社区)干部、下沉干部、村(社区)干部等组成1700余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各族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开通“民情热线”、设立“服务群众微信群”,采取线上收集诉求+线下分类办理的办法,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全力保障各族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党员志愿者保障电力供应(资料图)


2月份,春寒料峭,积雪未融。由于山高路远、天气多变,乌苏市石桥乡萨尔林村冬牧场的牧民出行不便。乌苏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派出“党员志愿服务队”,驾车往返500多公里山路,把日常生活物资和药品送到分散居住的70户牧民家里。


“老汉扭起了腰板子,小媳妇煽起了脚(jue)片子,小伙子蹦擦撒欢子,丫头甩起了毛盖子,听堂马斯来了劲头子……”这是全国优秀宣讲达人、沙湾县纪委监委驻东湾镇卡子湾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燕文德创作的新疆杂话《党的惠民好政策  带来幸福好日子》。



宣讲党的惠民政策(资料图)


今年以来,工作队引导村(社区)组建文化、体育、志愿服务“三支队伍”,鼓励本土文艺工作者创编舞蹈、杂话、小品等文艺作品,组织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文化旅游节、大众足球比赛等“文化润疆”系列活动,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农村人居环境,关系群众生活质量。各工作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崭新民居、修建卫生厕所、实行绿化美化亮化,让村庄变得越来越靓。和布克赛尔县夏孜盖乡巴音托洛盖村村民阿尔沙·森嘎拉说:“我们村变化太大了,外地的亲戚来都找不到我家房子。”他还带着亲戚在村里参观,走在笔直的柏油路上,两边是整齐的农家小院,家家户户门前种上了花卉和风景树,他自豪地介绍着村里变化。


给木栅栏刷油漆(资料图)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各工作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各族群众共建美好自然环境,共享绿色发展红利,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环境中提高“幸福指数”,以实际行动打造“油画塔城、文化净土、康养天堂”。


增收富民 鼓足百姓口袋

当深秋的晨光照进全国第二大平原草原库鲁斯台腹地,万亩芨芨草在晨雾中泛起金黄的波浪,额敏县二道桥乡萨尔巴斯村农户家炊烟袅袅,村民们已甩掉贫困“旧帽”,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光景。


一大早,村民马合沙提·赛尔赛拜准时来到额敏县二道桥乡萨尔巴斯村芨芨草加工厂,带上防护手套,做好准备工作后,来到工作流水线,接过一把芨芨草,娴熟地箍上钢圈,传递给下一道工序的工友……现在,马合沙提每月能拿到计件工资2000余元,他说:“好日子是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是工作队和党支部带领我们干出来的。”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队帮助牧民易地搬迁,改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让易地搬迁户“轻装”奔小康。托里县库普乡阔克哈达村牧民对山·阿得力汗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敞亮的新楼房。两年前,享受党的富民好政策,他们一家四口搬进准噶尔社区易地搬迁安置小区,过上了城市生活。定居后,经工作队介绍,对山当上了一名管道修理工,还在小区里开起小超市,如今夫妻俩月收入1.5万元。


对山·阿得力汗的小超市(资料图)


消费扶贫,助农增收。“我们庙村的芹菜水分足、口感好,富含丰富纤维,再不吃就等明年喽!”乌苏市委编办驻八十四户乡庙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刘海亮一边帮忙销售农产品、一边吆喝着。在各县市、乡镇开展“消费扶贫·访惠聚专场”“消费扶贫日”活动现场,各类农副产品琳琅满目,第一书记化身销售员,推销本村的农副产品。广大干部职工通过“以购代捐”“以买带帮”的方式,购买农副产品1200余万元,促进了消费扶贫。




消费扶贫活动现场(资料图)


今年以来,工作队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产业促就业、抓就业促增收,引导帮助村民发展特色种植、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光伏等扶贫产业项目102个,3.17万名农牧民实现稳定就业。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十四五”即将开启的新征程上,塔城地区“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用心用情用力推动驻村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奋力谱写和谐生态宜居塔城的新篇章!


编辑:毛勇

责任编辑:张雪峰、茹利涛、段相龙

审核:王新峰


塔城:乘风破浪创佳“辑”-克拉玛依党建网